中国英才网1月28日报道:(评论员 陈鸿斌)拜登上台之后,尽管中美之间业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关系很可能持续,但许多华尔街人士却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为投资者带来机遇。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的一篇报道指出,外国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中国欢迎它们帮助北京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其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股票和债券被纳入由大型指数集团监管的全球基准指数,其中包括明晟指数和富时罗素指数。这推动了外国资本去年大量进入中国,助力中国股市跑赢世界其他国家股市。过去一年中,沪深300指数上涨了35%,而明晟全球指数只上涨了16%。
在去年美国大选前夕,中国财政部官员与美国华尔街银行高管召开了一次视频会议。这一会议被称为“中美金融圆桌会议,”其目的是加强中美金融一体化。据一些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论坛内容突显出了一条中美关系中罕见的积极战线——金融业。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尝试加快市场改革,吸引外资。据惠誉国际评级数据显示,去年前8个月,外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在岸债券规模同比增长逾20%,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根据路孚特(Refinitiv)数据显示,去年外国投资者购买的中国政府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约占全部购买量的12%。此外,包括贝莱德集团、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华尔街集团也分别获准在华扩张业务。显而易见,由于中国正在寻求金融证券方面的收益,资金开始涌入中国。这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在开放,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可怕的困境。
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看,迅速扩大的中国债券市场可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因此中国债券市场是不容忽视的。康奈尔大学中国金融体系专家普拉萨德明确表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无疑超过了政治上的考虑。不管政客们怎么说,私人资本和私人金融机构都将更积极地对经济激励做出回应。”
那次圆桌会议涵盖了有关技术性市场改革以及对更广泛中美关系的讨论。一位中国政府官员表示,更大力度的金融开放将有助于监管机构应对包括中国国内公司治理不佳、金融行业缺乏创新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在内的重大挑战。他说:“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外国参与者来解决这些问题。”一家大型全球基金管理公司的驻华高管表示,仅仅依靠中国央行应对上述挑战并实现中国提高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吸引力的长期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像摩根大通、贝莱德和先锋集团这样企业的支持才能成功。”显而易见,华尔街在华开展的业务越多,美国金融业就越有动力游说拜登政府扭转与中国方面的紧张关系。
从去年以来,美国金融业似乎是在相互较劲,突然在中国市场全面发力,仿佛中美之间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新冷战。”这样的案例俯拾皆是,这里仅举其中的荦荦大端。
摩根史丹利与高盛公司去年3月27日发表声明,经中国证监会核准,这两家公司获准提高其在中国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至51%。高盛公司将此视为其在华业务发展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从去年4月1日起,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从而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争相寻求在华设立独资公司。4月3日,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宣布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见,摩根集团在其合资企业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将提升至100%,因此该公司有望成为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墓基金。
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经与合资方和相关主管机构协商,其旗下期货和期权业务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希望将其持股比例从49%提升至100%。而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就批准了这一申请。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落地,在国内期货行业产生了明显的鲇鱼效应,未来中国期货行业将会发生新的变革,包括为财富管理、投资咨询业务带来全球最先进的模式。去年5月25日,摩根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该集团是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头号公募基金公司,全球管理资产规模达4.2万亿美元。
8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又批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和中国建设银行组建一家财富管理合资公司。
9月22日,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协议,将设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高盛将持有51%的股份,该公司将设在上海,其合资公司的方案已提交监管部门审批。
同月,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基金托管业务核准,成为首家获此执照的美国银行。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对此表示:这是一张“令人垂涎”的托管许可证。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服务市场规模达47万亿美元,鉴于这一庞大体量,外资企业如能在其中提升市场份额,那显然意味着巨大的利润。因此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而且还会越来越大。在如此非同凡响的市场魅力下,美国金融业当然无意错失良机,他们将竭尽全力游说拜登政府转圜对华关系,扬弃特朗普政府曾竭力推动的对华“脱钩”政策,促使中美双边关系重回正轨。
来源:中评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