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中旬,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将福岛核电站事故所产生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国际社会的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一个多月过去,日本政府却置若罔闻,近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旧式储罐接连发生漏水,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焦虑。许多人在追问: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的底气何在?
首先要看到,日本政府的决定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也激起了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早在2015年,日本政府与全国渔业联合会就达成共识,表示不会轻易进行核污水排放。如今,菅义伟内阁却不顾民众反对,在未形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悍然拍板,自然招致差评。曾任日本农林水产省副大臣的山本拓表达了对政府决议的质疑,福岛渔业生产者们接连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活动,福岛县的农业协会、生产协会等地方团体的代表们更是召开记者会进行声讨。作为在野党的立宪民主党则抨击执政党的决策给人民带来了巨大风险。总的来说,菅义伟其实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双重舆论压力。
要说日本政府的底气,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三:一是疫情之下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纵容与拉拢;三是日本对其强大的舆论工具与形象塑造能力的盲目自信。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经济因泡沫破裂陷入低迷,日本进入低生育率、低消费、低欲望的社会。东京奥运会本是重振日本经济的希望,谁知屋漏偏逢连阴雨,在疫情打击下日本250亿美元的奥运投资付诸东流,要求或赞成取消奥运的声音越来越密集。数据显示,日本2020财年实际GDP下降4.6%,为1955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今年第一季度日本GDP环比下降1.3%,按年率计算降幅为5.1%。事实上,日本政府曾提出五种针对核污水的处理方案,分别是蒸发、电解、排入地底、地下填埋、倾倒入海。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计算,日本处理核污染需要花费约50-70万亿日元(合3.1-4.3万亿人民币),其中核污水的处理占很大比重。比较起来,倾倒入海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只需要17-34亿日元(合1-2亿人民币)。而为了减少政府的巨额财政负担,日本不惜拉全世界下水,可谓是自私至极。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这次全人类共同的环境威胁面前,不假思索地在道义与利益的天平上选择了后者。尽管一向自诩“价值观灯塔”,但美国这次对日本违反国际规则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发文称“感谢日本的努力”。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仅从盟友利益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而美国此举的目的也很明确——安倍任期内,中日关系出现回暖趋势,而美国在核污水排放问题上的纵容,目的在于拉拢菅义伟政府,巩固美日同盟,中断一度出现的中日关系回暖的迹象。这一举动也符合拜登政府“重视传统盟友”的战略目标。
日本舆论塑造能力较强。根据日本外务省的数据,为应对国际社会对于日本抗疫不力的负面印象,日本外务省已投入24亿日元。日本的财阀与利益集团也在竭尽所能淡化核污水排放带来的负面舆论。自从做出排放决定,日本再次开始了拿手的“面子工程”,积极重塑自己环保大国的正面形象。但公道自在人心,再巧妙的宣传也难以扭转恶劣决定背后的自私和虚伪。作为一向标榜强调礼节和规则的国家,日本有小礼而无大义,这是多少宣传都难以扭转的事实。(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