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正在转运至发射区。新华社发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
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随着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今年4月29日,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5月30日5点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接下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本次将有几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将在轨驻留多久?相比过去,即将上太空的航天员又将面临哪些新任务?一起去看一看。
将在轨驻留3个月
根据此前规划,我国将于6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近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已转入强化训练阶段,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太空之旅。
据杨利伟介绍,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那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有没有女航天员呢? 杨利伟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神十二’没有,但是以后的任务都会有。构成情况基本上按照以前我们的设置,它设置了比如像指令长、工程师,根据分工的不同去进行训练。这三名航天员都要具备出舱能力,所以一般组织两个人出舱,第三个人也要具备出舱能力,一旦需要的时候,能够去进行替换我们任务当中要求的一个配置方式。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计划于6月升空。(央视视频截图)
据杨利伟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从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选出。针对第一批航天员年龄较大的特点,航天员系统科学提高训练强度,不断提升他们在太空中的适应能力。
杨利伟说,“我们也做了一些辅助的工作,更好地适应下一步的飞行。我想对飞行任务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大家也都知道能够具备飞行能力的,也就16个航天员,包括我在内,也是在做备份,所以全程的训练都参加。一旦有需要,就能够顶得上去。训练就一直没有间断,应该说是具备飞行能力。”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计划于6月升空,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
据杨利伟介绍,飞行乘组主要是针对这次具体任务的一些需要在做工作,主要的组装装配,航天员针对出舱进行了训练,包括对舱外的装备进行组装可调试。现在就是针对任务进行强化的一个训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航天器的维修维护及建造等任务。
杨利伟还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航天器的维修维护及建造等任务。未来,航天员出舱将成为常态,出舱活动的时间会大幅增加。这对航天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他说:“我们的空间站需要长期有人照料,这样的话,不但涉及舱内的很多工作,还涉及舱外的工作,这样势必要涉及到很多操作。那么航天的训练,从内容到时间到强度,都增加了。”
杨利伟称:“除了掌握专业的以外,对身体的整个训练,现在增加加大了很多内容,比如说在长时间高负荷,包括航天员将来出舱,比如说四肢的力量,包括耐力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在水下进行出舱训练,时间长的时候一次要六七个小时,在水下基本上航天员训练完之后,回来有时候吃饭拿筷子都费劲,就是很辛苦。”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设计有用于转位的机械臂和功能更强大的七字维度机械臂,还有可以对载荷进行精细操作的机械臂。人机配合,让空间站在轨建造维修成为可能。
此外,舱外航天服已完成技术改进,能够确保航天员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空间站复杂操作和相关载荷试验。杨利伟表示,从适体性和可操作性上来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除此之外,就航天服的功能上,包括我们的背包,也有很多改进。
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能力也要求更多。未来,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大大延长。目前中国航天员的最长纪录是在太空驻留1个月,将来会是3个月、6个月甚至更久。航天员的技术技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在太空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要在舱外空间进行。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计划于6月升空。(央视视频截图)
在空间站任务中,空间站舱段多、运行时间长,航天员每天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站内维护和管理方面,还必须参与空间站组装、建造,进行空间站维护、维修和设备更换。同样,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必须完成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以及有效载荷操作,学科专业众多,跨度极大,对航天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此前介绍,对于空间站阶段航天员和飞行乘组,首先要求他们在思想上要斗志高昂,能积极参加训练,其次航天员系统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规划和计划,研制了地面训练设施和设备,针对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以及对科学应用载荷操作。
封面新闻 王萌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