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笔者按:眼下中美关系面临着十分突出的“和”“战”抉择,这样的军国大计本不应该是我等操心的事情。但议论一下总还可以,所以把本人2012年1月份所写的这样一篇文章重发。生活本枯燥,不妨多笑料。相信笔者这样信口胡诌一万多字的长文,总会给大家提供一点笑料出来。
中国人总爱说:新年新气象。2012年新年伊始,全球战略领域果真出现了重大的新气象:1月5日,美国公布了新军事战略,在这个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战略文件中,美国向全世界明确宣告,今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放在亚太,其战略假想和战争准备是“1+”,也就是说,美国准备集中力量在亚太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虽然该文件并没有具体点名,但对象是谁,妇孺皆知。
公布这样的文件,着实耸人听闻,这无疑于拔出一把明晃晃的杀人利剑直指中国,
果然,这个战略文件一经公布,全球战略领域就如烧开了热锅,从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周边,从安第斯高原到非洲大陆,莫不众口粥粥、议论蜂起,无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高度关注这一重大的变化给全球战略格局带来的冲击及产生的影响。
中国对此可以无动于衷吗?
中国已经被押上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刑场,行刑在即。全世界都瞪大眼睛观察中国的反应,装作没有这回事总是不成的。坦率地说,成为全球霸权剑锋所指、矛头所向的头号对象,这绝不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情。须知,美国是一个杀戮成性的霸权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已经发动了多场大规模的战争,颠覆了众多的国家和政权,凡是被美国所“民主”了的“解放”了的国家,无不遭受陷入代价惨痛的水深火热之中。现在,美国把下一场战争的目标瞄准了中国,在这种情形下,所有关心中国命运和人民福祉的人,完全有理由质问:中国能够避免与美国的战争吗?中美关系的未来究竟是“和”还是“战”呢?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战略问题。
一、中国社会的反应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不同的中国人对此有不同的立场。
第一种立场:美国新军事战略与中国无关。
持这种立场的人声称,美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霸权,中国无需担心美国的战略图谋。为此,他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建议:
一是不必将美国新军事战略当作一回事。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说,比之于其他的列强而言,美国并不是很坏,没有像历史上那些海盗般列强那样侵略压榨中国,为此,还举出了美国建设清华大学、主张对中国“门户开放”等例子,以证明历史上美国就与众不同,并解释说,“美国人来华求的是贸易收益”,“美国的事情就是做生意”,“只要有利于做生意,美国什么事都会干,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只是为了看上去高尚而已。”因此,“中国不必过分在意美国的战略调整,更无需担心美国可能的战略图谋”,全把美国新公布军事战略当作子虚乌有就是了。这个建议,见之于2012年1月17日《环球时报》《美国没有其他列强坏是事实》一文。
二是对此应该保持淡定。
提出这个意见的人认为,虽然中国已被美国揪出来示众,虽然美国已经对中国亮剑,但中国还是不要因此就有情绪,就有所激动,为什么呢?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个著名院长对此解释了,他说,“报告代表的是五角大楼当下对外部安全形势的判断。这是个例行公事,只代表国防部一个部门的观点,不能看成是美国整体的看法”。既然这只是美国国防部的例行公事,只是一个部门的观点,不代表美国的“整体的看法”,中国如果因此出了情绪,有所激动,那岂不是小题大做、不知好歹了吗?于是就该一“淡”二“定”了:所谓“淡”者,大概是没有情绪上升的意思,因为如果有情绪了,脸上的颜色就不淡然了,所以这个“淡”指的是心思,是思想;所谓“定”者,就是不要有什么动作的意思,指的是行为。所以“淡定”的意义,就是要从思想到行动都不要有什么异样。这个重要的建议,见诸于2012年1月6日《环球时报》《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的综合报道。
第二种立场:中美之间有竞争但没有对抗。
持这种立场的人承认美国正在构筑针对中国的密不透风的战略包围网,也看到了美国正把无数高精尖的武器瞄准中国,也知道美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千方百计地遏制打压中国,这些事实他们都承认,但是他们坚持认为:
第一,这不是战略对抗而是政治竞争,并且还是大国关系的常态。
他们说, “大国之间在地缘政治上发生竞争是国际关系常态。但地缘政治竞争并不能随意上升为地缘政治对抗,这是两种性质的概念”,他们认为,中美之间无法形成地缘政治对抗,“国际关系无论从历史到现实,地缘政治对抗都是只有在同盟重组和集团化的地缘政治分裂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在中国有能力组建大规模的‘同盟体系’之前,中美只有低烈度的竞争,而不可能有对抗。”因为中美之间目前只能有“低烈度的竞争”,而“地缘政治竞争”又是“大国关系的常态”,那么美国公布新军事战略根本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这种观点,见之于2012年1月13日《环球时报》《中美会进入地缘政治对抗吗》一文。
第二,中美关系仍然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美国新军事战略公布以后,主流舆论看起来有点不太好意思再强调中美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雨同舟”、“殊途同归”的亲密关系了,因为这种情形下再诉说这样腻味的情调,怎么说都有点不合时宜。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主流舆论对中美关系未来的信心与乐观。据报道,美国新军事战略文件公布后不久,中美两国举行了“二轨会谈”,会谈中,中方再次明确表示,将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这大概就是中国主流舆论对美国新军事战略的直接回应。
显然,如果从上述表现出发进行评估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主流社会的确没有把美国这一重大的战略调整“当作一回事”,也确实对此表现出了相当的“淡定”,让人看不出有美国新军事战略冲击和影响的蛛丝马迹。
第三种立场:战略对抗不可避免,且只能愈演愈烈。
坚持这样立场的人们认为,中美两国的战略对抗已愈演愈烈,所谓的美国新军事战略,不过是这种对抗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有二个理由:
其一,战略对抗是中美关系的常态。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始,中美两国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严重的战略对抗之中,中国始终都是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对手。对抗最严重的时候兵戎相见,大战三年,此后也曾数次走到战争边缘。两国在冷战后期也曾有过暂短的合作,但这样的合作不过好似北极圈内冻土,冰释开化的只是浅层的部分,在有限的合作中,美国根本没有松懈对中国的高度防范与严密戒备,两国互相利用的合作注定是昙花一现。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之间发生了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但是,这并有影响中美关系的基本取向,更没有改变中美关系的本质属性。所以,无论是冷战时期的“两个半战争”理论还是冷战后的“两场战争”设想,中国都是其中的主要对象,现在所谓的“1+”战略,不过目标更加集中、中国更加突出了而已。
其二,假想敌关系必然是战略对抗关系,这是大国关系的常识。
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学者”动辄就拿一些拗口的国际关系术语来忽悠,什么“地缘政治”,什么“同盟重组”之类,很是言之凿凿、学问甚深的样子。但是,历史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把另一个国当作假想敌,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事实上就构成了战略对抗关系,英国与德国之间、德国与法国之间、俄国与日本之间、日本与美国之间,等等,概莫如此,这是大国关系的常态。假想敌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下,举凡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布局、武器装备、科研开发、军事训练、作战预案、外交关系直至所有战略谋划,都是围绕假想敌而展开的,而彼此之间的隐秘战更是暗流涌动,都时刻为可能到来战争做准备,时刻为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努力。举例来说,以中国为作战对象,美国三军的训练靶标就是中国,演习沙盘上所标定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工厂和军事设施,美军上下正日日夜夜为打击和摧毁中国而吃苦流汗。这样的一种关系,必然要构成严峻的战略对抗关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还从来没有出现其它例外。
三种立场,三个观点,清楚明白,但到底哪个立场符合实际呢?站在中国人民的角度上,到底哪种立场是正确的立场呢?
我们说,第一种立场代表了中国国际关系领域主流“专家”、“学者”的思想倾向,也体现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水平,但其实不值一驳。他们建议中国对美国的战略调整不要在乎,对美国的战略图谋无需担心,这话谁信呢?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在当今世界上,人们尽管可以对其他国家的举动不闻不问,但有哪个国家敢把美国的动向不看在眼里、不放在心上呢?又有哪个国家敢不小心地应对美国的叫板叫阵呢?难道美国的战争威慑是一句空话吗?难道美国的航母编队是出来兜风逛景的吗?就算我们中国主流的“专家”、“学者”,又有哪一个不是对美国的行动积极响应配合,又谁敢对美国眼色和脸色不闻不问、无动于衷呢?让中国不当一回事,不在乎,淡定云云,无非是让中国做战略上的大鸵鸟、大乌龟而已,但装作不知道又能管什么用呢?该发生发展的,还是要发生发展的。
至于有人解释说,这个新军事战略只是五角大楼例行公事,不是美国整体的看法,这大概在说混话,美国的军事战略历来是五角大楼草拟美国总统拍板定调,此次也不例外。对于这个说法,我们只能说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堕落到瞪着眼睛说瞎话的地步了。
第二种立场可以说是一种良好愿望,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幻想,这个幻想就是,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明显,最后一起到达大同和谐的理想彼岸。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坚定的战略信仰,所以坚持这种立场的人才坚信,无论美国对中国进行怎样的围剿,也无论美国开发多少尖端武器瞄准中国,更不论美国开过来多少军舰压迫中国,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局都不会受到影响,这种坚信,与其说是有什么理论根据,还不如说是出于一种宗教式的虔诚更为恰当。
但实际的情况是,中美关系现在既不健康也不稳定。且不说美国如何在最中国周边构筑战略包围网,也不说美国如何挑拨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仅仅说美国已经无数次对中国挥舞贸易制裁的大棒,已经无理地压迫人民币升值,这样的关系能称得上是健康的关系吗?美国还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不断挑动支持中国的分离分裂势力,这样的关系还更够称得上是稳定发展的吗?
所以,我们说,无论从哪种利益哪个角度出发,第二种立场也是站不住脚的,虽然暂时还没有完全破产,但已经越来越接近于破产,距离最后彻底破产的那一天已经指日可待。
第三种立场是符合实际的正确立场。中美战略对抗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战略的主旋律,已经成为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主打品牌,使美国今后一个时期要倾其主要力量完成的一个战略产品。鉴于美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中美关系的主导权基本上掌握在美国手里,接下来我们不妨对于美国的此种战略决策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二、美国的决策与企图
新军事战略是美国最新战略决策,代表着美国的国家意识,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其一:长期准备、一朝定案。
霸权的基本特征是与人为敌而不是与人为善,战争是帝国的本质属性,战略假想敌成为霸权须臾难离的“终身伴侣”。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寻找继前苏联后全球霸权的下一个对手,这期间经历了一些犹豫、徘徊。但近十年以来,美国的战略酝酿和战略准备越来越多地瞄准上中国,中国在美国的战略运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舆论和战略技术上的准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笔者文章《霸权“重返亚洲”,中美鹿死谁手》),如集权国家、中国威胁论、滨海战斗舰、TMD、NMD等等。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到今天最后把中国定位成美国全球战略的最大假想敌,是长期酝酿积累的结果。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前些日子有报道说,前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坦然承认,“重返亚洲战略”就是长期酝酿的结果。这大概也符合一般规律,即:任何重大战略决策都不可能是即兴之作,都必须经过反复酝酿和充分的论证,都必须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国“专家”、“学者”多次嚷嚷什么这不过是“例行公事”云云,说得轻一点,这是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说得重一点,如此厚颜无耻地蒙骗,只能让人觉得居心险恶。
其二,维护霸权,中国首选。
准确判定国家军事战略的主要目标,一个根本的前提是要准确定位谁是真正的敌人,这是战略领域的头等大事,事关国家之兴亡与事业的成败,容不得半点疏忽。从来没有哪个国家选错了对手却照样顺利发展的,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因为搞不清对手是谁而过得舒心快乐。相反,无论是搞不清对手还是选错了对头,其结果都将是灾难性的。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空前的世界霸权来说,明确国家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霸权统治的关键,事关美利坚的命运和霸权的前途。
那么,谁是“美国第一”直接而现实的威胁呢?
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很现实地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地位,笔者在《美国的世界霸权将怎样走向衰落》一文中曾经说到,遏制发展,是维护霸权的第一要义。遏制的焦点,必然要集中在迅速发展的新生力量身上。千方百计地遏制可能赶上或者即将赶上来的国家,是霸权国家的一贯做法,当年的大英帝国是这样做的,冷战时期美国是这样做的,今天美国也必定还要这样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环顾当今世界,能成为霸权主要战略对手的新生力量,必然是中国,也只能是中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确定中国为头号战略目标,这个战略判断还是十分准确恰当的。
事实上,早在这个新军事战略出台之前,美国就已基本确定把中国当成主要的战略对手,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后两次高呼:美国决不做第二。这已经等于是向中国掷下了战表。
其三、武力至上,扬长避短。
战争是巩固霸权的核心手段,时刻准备战争,时刻准备对别人发动战争,这是霸权的本质属性。但一般来说,在经济优势占明显的时候,美国更愿意使用经济手段巩固其霸权,正如美国一个著名的战略家所言,美元是美国的第一道防线。但是,今非昔比,霸权的经济优势如今已岌岌可危,美元已经靠不住了,在经济上已经有被中国超越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霸权自然要祭出自己的法宝,要依靠自己最信任、最拿手的把戏了,这个把戏当然就是战争与战争威慑。
所以审时度势之后,武力至上,战争第一,就成了霸权帝国战略策略优化选择的必然结果。以战争和战争威慑手段对付中国,能够充分发挥美国的战略优势,能够起到以武力之长补经济之短的战略功效。只要美国牢牢把握军事战略优势,霸权统治及霸权的全球秩序就不会发生动荡,美国同中国的战略对抗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的战略筹谋历来都是较高水平的。仔细研究一下美国的新军事战略就可以发现,这个战略不但在综合战略层面上扬长避短,就是在军事层面本身也在扬长避短。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地面武装力量上,中国有相当的优势,就算是强大的美国,也不敢妄言必胜。但在海空天高科技武装力量方面,美国则拥有无可争辩的整体优势。美国的新军事战略就是着眼于充分发挥美国的海空天优势,以“空海一体战”对付中国,集中优势于主要方向,充分贯彻以已之长,击敌之短的战略原则。至于地面力量,则隐含着尽量动员利用印度、南朝鲜甚至日本等国的企图。
其四、多管齐下、立足长远。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西方的语境下的表述是,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生活经验是这样,战略原则也是这样。虽然美国的国家战略历来以军事战略为核心,但在具体的运用上,也从来都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的。对付前苏联时是这样,与中国的战略较量也不例外,以军事手段为主,同时还注重发挥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种战略手段的作用。所以,在经济上,美国今后将更加疯狂地同中国打贸易战,除了众所周知的人民币汇率、贸易保护主义之外,美国还将大力经营TPP,挤压中国的国际贸易空间;在地缘政治上,美国提出了“重返亚洲”战略,在亚太地区全力构筑针对中国的战略联盟,打造密不透风的地缘战略包围网;在政治上,继续支持鼓励中国的分离分裂势力,继续用民主、人权等传统武器敲打中国;在文化上,用全球化、一体化对抗中国的民族复兴,用普世价值对付中国价值等等,在广度与深度两个方向,不断深化中美战略较量的内涵与品质。
做到这一点,中美战略对抗就已经超越了中美两国的意义,这个对抗将因此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对抗,更将上升成为两种制度、两个体系、两套模式的对抗,上升成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争的对抗,上升成为世界以亚洲为中心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较量。只要达到这样的高度,美国的战略就有了神圣的包装,因为这样,美国所拯救的就不仅仅是美国自己了,也不仅仅是美国的霸权,看起来更是像在拯救资本主义,在拯救人类“自由”,在拯救整个西方。这样一来,美国就重又披上道德的外衣,重占道德的高地,就又一次成为西方的救世主。
所以,这个时候公布新军事战略报告,既不是什么“例行公事”,也不是某人为了大选,更不简单是为了应对经济与金融危机,乃是在站在整个西方世界的高度,从霸权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大计出发而下定的决心。这将成为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将在世界战略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篇幅。
鉴于美国新军事战略如此严重的内涵,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据此判定:这场由美国掀起的中美战略对抗,道路将极其漫长,过程将非常凶险,其激烈程度与战略价值将超过当年的美苏冷战,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个新军事战略所贯彻的战略企图。
美国掀起中美战略对抗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
这话正确,但太过原则,也太笼统了。如果有可能,美国当然愿意像占领伊拉克、阿富汗那样占领中国,当年的日本就曾这样尝试过。但以中国之大,中华民族之顽强,过去的老列强们100多年的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今天的美国又岂敢直接下手?所以尽管美国也很愿意像占领伊拉克、阿富汗那样占领中国,但至少目前还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挟泰山以超东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尽管他们的吹鼓手们一直在鼓吹什么“中国即将崩溃”,但实际上,美国的战略策划者是不敢做这样美梦的,他们不能指望短期之内中国就四分五裂,像前苏联那样一朝崩溃,混乱不堪,他们必须立足在中国越来越强大这样一个理性的前提下自己的进行战略策划。
有人说,这是为了阻止中国的扩张。
这完全是美国方面大肆宣的论调,但事实上恐怕连美国的战略指导者自己都不相信这一点。因为迄今为止,中国只不过是坚持不放弃台湾,坚持南海诸岛、钓鱼岛是固有的领土而已,这也叫做扩张吗?中国连一个海外军事基地都没有,没有占领别人一寸领土,没有在任何国家驻扎武装力量,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扩张吗?所谓的中国扩张不过是美国的借口,这样的借口,同“九一八事件”、“卢沟桥事件”在本质属性上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认为,美国新军事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压制、剥夺中国作为一个战略大国的核心能力,只要中国不具备战略大国的核心能力,那么中国这个大国就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就不够称霸权的威胁。
这个总目的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具体的层面:
第一,压制中国扩展战略空间和安全边界的努力,确保中国随时暴露在美国直接的军事打击之下。
随着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一个合理的逻辑是中国的安全边界必定有所拓展,这完全符合人类社会的战略伦理。但是美国不允许中国实现这样的转变。因此,美国正策划在太空打击中国,已为此举行了多次以中国为对象的太空战演习;用周边的军事基地包围中国,压缩中国的地缘战略空间;在海洋方向,十二海里领海以外不允许中国主导,而只能由美国海军控制。做到这些,整个中国就可随处在美国的打击之下,特别是沿海经济带,随时都面临毁灭的危险。
第二,剥夺中国反制反击的战略能力,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与战略自由。
前苏联的摧毁能力曾是霸权的噩梦,这样恐怖的局面美国绝不想在中国这里重演。因此,剥夺中国过去几十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对美战略打击能力(特别是对美国本土的打击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无所顾忌地展开行动,才有绝对的安全,才能获得战略行动的自由。否则就得瞻前顾后、有所畏惧。其具体手段就是大力发展NMD和TMD(所谓朝鲜、伊朗威胁不过是借口)以及“全球一小时打击”体统,其中特别是海基反导部分,可以直逼中国前沿,在中国的家门口剥夺中国的远程打击能力。至于无核世界、核裁军等战略忽悠,也可以起相当的配合作用。中国早就有“专家”、“学者”呼吁中国自行解除核武装,内外呼应,还是有风火相助之势的。
第三,剥夺中国统一国家的权力,确保美国对亚太全域控制。
实现国家统一,这本应是任何国家天然具有的权利,但美国却不允许改变台湾海峡两岸的现状,不允许大陆与台湾实现统一,刻意让中国留下国家分裂的这个不愈合的伤口,长远地背上统一的沉重包袱。不仅在台湾问题上如此,现在看来,就是南海诸岛的现状、钓鱼岛的现状,美国也不会允许中国加以改变。未来,亚太地区的任何区域,美国都要从针对中国出发加以控制,不给中国以任何立足之地,使中国表面看起来战略伙伴到处都是,而实际上真正的盟友为数寥寥,最好是一个没有,成为战略上的孤家寡人。
第四,剥夺中国的远洋能力,确保中国战略上对美依附。
发展的中国需要全世界的资源,石油、铁矿等原材料正以越来越大的数量运往中国,资源运输绝大部分要依赖海洋进行,控制海洋也就是控制了资源运输。以今日之现状,可以说,中国的远洋运输完全操控在美国手中。按照人类的战略伦理,中国完全有理由发展足够海洋武装力量捍卫自己的远洋运输,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这种运输不被颠覆和扼杀。但是,这又是美国所完全不能允许的,美国所要做的,就是坚决扼杀中国的这个能力,扼杀了这个能力,就等于攥住了中国的脐带。现在,美国正在大力加强第一、第二岛链的军事存在,加强海空力量对中国周边海峡的实际控制,不断加强与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国的关系,其战略用意就在于此。
对美国来说,这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前景啊!这就是美国的战略追求。正如美国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所说,美国所追求的,不是有几个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而只能有唯一的大国美国。做到这些,美国的霸权就稳如磐石,别说中国没有经济优势,即或在经济指标上超过美国,也是泥足巨人、待宰羔羊。这样的中国非但不是霸权的威胁,反而将是霸权温顺的大奶牛。前一段甚嚣尘上的“中美国”、“战略再保证”之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三、中美关系的未来:“和”还是“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关系的未来将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这里面需要回答如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能不能躲得过去。
中国能躲得过去吗?像“专家”、“学者”学者所建议的那样,中国对美国的新军事战略来一个不闻不问不动,是不是美国就不会拿中国当主要战略对手了呢?
在这个问题上,按时间顺序,中国主流的“专家”、“学者”大致上演绎了有趣的三个阶段的理论:
第一阶段:中美离不开论
在这个阶段,他们大声呼喊说,中美两个谁也离不开谁,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两国只能合作,谁也承受不了冲突带来的损失,双方除了合作别无选择。有外交学院的学者甚至称,中美已进入互相塑造的新阶段。
第二阶段:决心难下美国焦虑论。
当美国的对华战略策划日益明显,纸里包不住火的时候,他们又解释说,美国“在战略上遏制中国的长远需求,和它利用中国加快经济复苏的现实需求,复杂地搅在一起,没有哪一个目标可以完全压倒另一个。美国很难下与中国战略对抗的决心”,“中美亚太竞争的战略性质将长期处于模糊状态”。美国之所以“重返亚洲”,“更像是其对中国崛起焦虑的另一种表现”。这样的观点,见诸于《环球时报》2011年11月18日题为《不能让美国“重返亚太”太顺利》和11月21日《没有必要为美“重返亚太”慌张》等社评文章。
第三阶段:不当一回事中国淡定论。
这是当前的主要论调。就如本文开篇所介绍的,到现在这个时候,美国新军事战略明白无误了,他们又解释说这事与中国无关或关系不大,中国可以完全不当一回事,“应该hold住”,保持“淡定”云云。
当然,我们知道,凡是能见诸于大报和权威媒体的,都是些顶尖的“专家”、“学者”,都在阐述顶高的“学术”理论。这些理论当然能获得相当一部分的较好声,也符合他们的战略追求。
但是,我们说,不管这些理论到底有多高深,谁到底也不过是战略上“鸵鸟政策”、“乌龟行为”而已,美国是不会因为中国缩头或者装傻充愣就轻易放过中国的,也不会因为中国竭心输诚,加倍“韬光养晦”而改弦易辙,推翻这个新军事战略另起炉灶。三个阶段的高深学术理论的推演进程也说明,“专家”、“学者”心中的中美关系已经“无可奈何华落去,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第二个问题:美国新军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从今以后,美国就要按照新军事战略开始行动了,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是必然的,这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在美国的新军事战略之下,中国将面临哪些挑战与危机呢?
我们说,总体而言,这标志着美国对华战略完成重大转折:从鼓励引导为主转为以遏制压迫为主,从以合作为基调转为以对抗为基调,从力图把中国消化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内,转变为把中国排出这个体系之外。所以,今后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将进入一个空前的战略冰河期,中国必将面临一系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1、战略压力空前加大。
不管中国对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今后来自于美国的综合战略压力都将如滔滔洪水滚滚而来,其中特别是军事压力。2012年的2月份、3月份,美国将要分别同南朝鲜、菲律宾等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类似这样的演习,随后还将更多地在中国沿海展开,通过这一系列经常化的演习,美国及其跟班们将构筑起一条从黄海直到南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感受得到的海上军事围墙,美国还将在这条围墙内外展开更多的战略与战术侦察,美国海军的军舰将更多地游弋在中国沿海,做出随时干预台海局势、南海局势、钓鱼岛局势的积极姿态。从此以后,中国人看“项庄舞剑”,大概就要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2、战略环境日渐恶化。
在美国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下,本来具有反华情结的一些国家将更加肆无忌惮。最近的例子是,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又提出了一个什么“太平洋宪章”,这是刻意在模仿当年的“大西洋宪章”,隐然把日本比做了当年的英国,把中国比做了当年的德国,用意极其卑鄙。一些本来在战略上骑墙的国家则要逐渐拉开与中国的距离,一些国家还要来个战略大转身,向美国投怀送抱。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的经济诱惑最终将输给美国的“战略保护”,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此背景下,台湾海峡、钓鱼岛及东海争端、南海争端等海洋方向上的对峙与冲突将波澜叠起,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以及中亚等地的地缘战略危机也要一浪高过一浪,中国做梦都企盼的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大概也只能在梦里去享受了。
3、战略理论濒临破产
长期以来,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推出一系列新时代新的战略概念,现在,在越逼越近的山姆利剑面前,有些概念不可避免的要被砸碎。一是中美“同舟共济”的信念动摇了。因为美国要和中国搞战略对抗,所谓“同舟共济”便不复存在;二是中美“互利共赢”的信心没有了。因为美国把中国当作战争的第一目标,那么美国必定要全力争取去战胜中国,而不可能与中国搞什么“共赢”,好像人类战场上敌对的双方从来也没有什么“共赢”的;三是“韬光养晦”的战略原则失灵了。因为中国已经被美国押上了战略刑场,所谓的“韬光养晦”,现在“韬”与“不韬”,“养”与“不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发生这样的破产,无疑是对战略心灵的一种摧残,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的事情。这也应算做是一种战略上困境。
第三个问题:敢问中国路在何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两个出路。
第一个出路:妥协求和的出路。
在那些具有浓厚西方情怀或者与西方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看来,既然美国并不是要直接干脆的消灭中国,只是想把中国融入西方体系,成为美国领导下“国际社会”的一员,那么中国何乐而不为呢?已经有“专家”、“学者”发表意见,说当初中国拒绝美国提出“中美国”、“G2”就是一个错误,还有海外华人“学者”呼吁中国,应改变“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比如在南海不再坚持主权要求等,以便重新赢得美国的信任,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云云。他们主张,既然美国反对中国扩展自己的战略空间和安全边界,那中国就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边界线以内就是了,在国际经贸框架以及开发外层太空等方面按照美国的意见办理;既然美国发展战略战术反导系统,那中国就该积极配合,不但销毁自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应协助美国消除那些“邪恶国家”可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台湾问题完全可以听从美国的安排,为什么非要统一不可呢?有一位“著名”的“专家”就说,“在某些情况下,失掉一点领土,但是那儿的百姓能够生活得更自由,更富有,对百姓是有利的,这样的领土完整就没有必要去追求”。用少数人去压整个民族,用所谓的民生压国家统一,摆出了一付民生绝对第一的慈悲模样;世界海洋已经有美国舰队维护,中国哪里还有必要发展远洋海军呢?他们发表声明说,“不要拿我的税款去造航母”。只要做到上述这些,美国哪里还会以中国为战略假想敌呢?
做到了这些,中国与美国就能更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美国也就更加离不开中国了。到那个时候,纽约的股市与上海的证券同气连枝,中国的公司与美国的公司一体两翼,北京的政治与华盛顿的政治遥相呼应,中国文化与好莱坞文化比翼齐飞,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前景啊!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精英们朝发上海,暮宿纽约,大洋彼岸有家,欧洲内陆有产,身着高档名牌,出入豪华酒店,与西方名流为伍,莅临知名国际论坛,保镖前驱,美人后拥,其乐何如也!
相反,如果同美国发生冲突,多年打拼的成果就要毁于一旦,西方银行里的存款成了死期,加州的房地产成了死产,再想一睹曼哈顿风光,享受巴黎夜晚的风情,又何其难也!
正是出于这样诸多原因,当代中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强烈要求不管任何条件不计任何代价都要与美国继续发展合作的关系(有关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笔者文章《中国已承受不起和美国冲突所带来的损失》),把与美国的合作融合当作中国未来的唯一正确的方向。
美国也需要这样的中国。在战略围剿中国的同时,它还要千方百计地鼓励、支持、引导中国向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什么美国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意与中国展开进一步合作的原因。因为如果不费一枪一弹就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对美国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主张走这条道路的人,在世界有一支强大的同盟力量,他们合唱起来的声音甚至可以盖过一切。
第二个出路:以战止战、以战促和的出路。
中国人民历来是珍爱和平的民族,和平是中国永恒的追求,但是,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和平不能没有原则、底线,也不能靠乞求获得,更不能像当年的汪精卫、历史上的石敬瑭那样摇尾乞怜,当面临战争威胁的时候,反对战争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战争,当和平受到破坏的时候,获得和平最直接的手段还是战争。面对美国的战略对抗和战争威胁,中国只能以战止战,以战促和。要想和平发展,就必须准备战争,这是当代中国无可回避的命题(有关这个问题,可以参阅笔者《当代中国能否经得起战争的考验》、《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应对美国战略压迫各种办法的比较分析》等文章)。
两条道路,两种前途,中华民族应该做怎样的抉择呢?这是美国战略转变推动下中国所面临着的最大的危机。
我们说,第一个出路是少数人的出路。这条路是为少数的精英阶层所准备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此是无缘染指的。用一句佛家的话说,他们修的是小乘之教,只渡自己不管别人,是没有什么慈悲心的。他们中的先知先觉者早已行动,已经把相当一部分财产转移到了彼岸,后进者还正在努力拼搏,在向着这个目标奋进。所以,这个前途当然也是美好的前途,但充其量也只是少数人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选择这样的前途,结果只能沦落为“中美国”的金字塔底,生活水平固然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提高,但只能永远居于食物链的最底层。
第二个出路,这是中华民族大多数人的出路。走这样的道路,是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继承,将推动中华民族实现发展转型,推动民族发展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因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将得到保证,所损失的只是少数的、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
走这样的道路,就是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华民族才能实现最后的统一,才能完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推动全球战略格局实现多极化发展。
走这样的道路,就要高举反霸反帝的旗帜。从根本上说,要和平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不反对霸权,所谓和平发展就是缘木求鱼;要建设和谐世界,也必须反对霸权,不反对霸权,所谓建设和谐世界无异于叶公好龙。只有高举反霸的旗帜,才能在政治上和思想价值上站在人类的道德高地上,才能挺直腰板,堂堂做人,否则就不可能治愈战略上的软骨症。中国不能自我矛盾,一方面高喊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一方面却同霸权同舟共济、沆瀣一气,这样的中国,即或腰缠万贯,但其战略威信也要低得可怜。
走这样的道路,当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并付出沉重的代价。
首先,迎接这样的考验就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不能仅仅依靠经贸关系。
一直以来,数量惊人的中美经贸关系(包括双边贸易、投资、购买国债等)是一些人心中的靠山,动辄就拿来说事儿,以为靠这个东西就可以约束美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其实,不但对美国是这样,就是对日本对欧洲对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这个基调,都以经贸关系的多寡确定国家关系的远近,这实在是一种战略短视)。现在,事实已经无情地击碎了这样梦呓,继续沉浸在经贸关系决定一切、解决一切的梦幻中只能误事误国。笔者多次强调,国家之间,经济利益服从政治利益,政治利益服从战略利益,在战略问题之下,经贸利益不是不予考虑的一个要素,但绝不是左右战略取舍定位的核心要素,更不是唯一要素,历史上两次大战的主要交战方,互相之间都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其程度比之今天的中美、中日等要深厚得多,其结果还没没能避免惨烈的厮杀,这是一条血的历史教训。今天的中国是在同世界霸权美国进行战略博弈,为此必须摒弃经济第一贸易至上的短视行为,必须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重新确立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
其次,需要正确处理准备战争与民生发展的关系。
现在有一种倾向,一些“专家”、“学者”动辄就拿军备竞赛吓唬中国,什么千万不要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云云。言外之意,当年前苏联因为与美国军备竞赛而垮台,中国如果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也难逃当年前苏联的覆辙。还有人总是表现得念念不忘“民生”,时时拿“民生”说事儿,把武备与民生截然对立起来,这既是政治作秀,也是政治上软弱的表现。
我们说,武备与民生是一对矛盾,两者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为了武备,必然要牺牲一定的民生,但暂时的牺牲是为了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没有一定的武备,民生也将没有保障。所以古人说,“习文事者必以武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前苏联是否真的因为军备竞赛而垮台暂且别论,就算是真的,难道军备竞赛就一定得非垮台不可吗?前苏联的例子不过是人类历史上诸多军备竞赛中的个例。笔者以为,正确地开展军备竞赛,正确地处理军备竞赛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正确地处理武备与民生的关系,恰恰是大国成长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说得再远一点,强烈民族主义框架下的尚武精神,是当代中国乘风破浪宝贵的精神动力之一,应该倍加珍惜和大力培育。和平是需要的,但无原则无底线的和平主义则是绥靖主义的孪生兄弟,如果社会上弥漫着“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罗,几曾识干戈”的风气,非但要葬送和平,严重的还可能葬送国家、葬送民族、葬送发展的前途。
所以,不是什么中国不要与美国军备竞赛,而是中国必须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难道中国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发展“全球一小时全球打击”系统而无动于衷吗?难到中国应该对美国大力发展陆基海基的TMD、NMD而熟视无睹吗?难道中国就该任由美国的航母编队在中国近海耀武扬威、为所欲为吗?难道中国应该听凭美国的各种军事战略侦察在中国的边缘自由进出吗?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中国必须下决心同美国开展一场规模浩大的全方位的军备竞赛,这是中国不被中美战略对抗的压垮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中国拿什么去逼和美国,拿什么以战止战呢?没有这个准备,到头来中国还是要难免屈膝一途。
再次,要准备一系列的局部战争,选择时机主动出击。
中国有没有力量,究竟有多大力量,新军事战略实施一段时间后效果如何,在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美国逐步扫平中东的主要障碍后,美国就要开始研究评估以上几个问题了。这几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理运用到军事战略领域就是,战争是检验战略的唯一标准,只有进行战略侦察和必要的实践检验,才能做到心中有底。美国对于战争的准备是全世界最高水准的,其现代化的飞机、军舰以及一切高技术武器,都随时准备投入到战争行动中去。现在这些东西已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周边集中,现在还只是密集的军事演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演习就要变成实战。在此,笔者预测,十年之内,朝鲜半岛、钓鱼岛、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印度次大陆等这些地方很可能要发生一系列的局部战争,这些战争或者美国直接发动,或者美国撑腰而由美国的盟友打头,这将是美国的战略侦察和大战之前的前哨战。中国曾经提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个战略假想的要义第一是局部,第二似乎就是一场了事。但事实上,所谓的局部,今后在中国周边很可能要连串成片。在美国新军事战略的牵引下,中国周边已经连成一个战略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广阔俄战略区域对全球而言也许是局部,但对中国而言则很难说是局部,即使说不是全部也是大半部;这样的“局部”战争也不会一场了事,很可能出现连发的态势。如果说两条战略道路的选择是如今中国面临的最大危机的话,那么,一系列的局部战争就是美国战略对抗推动下,中国所面临的现实危险。
打赢局部战争对于中美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慎重初战,初战干系重大,这在任何战争中都是成立的。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复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这个主动权拱手相让,任由敌人选择时间、地点、规模、方式以及程度。以战止战的涵义,就包括主动出击的意义于其中,还是那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无数鲜血凝成的历史经验。如果一味躲让规避,只能助长敌人的气焰,招来更大的危机。
最后,走这条道路,考验的不仅仅实力,更是对意志与谋略水平的检验。
意志和谋略是战略博弈的灵魂。谁都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说意志勇气的作用;谁都知道,技高一筹的一方总能获得优势,这是说谋略的重要作用。所谓国家的“软实力”(如果确实有什么“软实力”的话),那么这些个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什么戏、什么院之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当代中国真的乏善可陈,大概并不算十分过分。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开展广泛的讨论,使全社会都知道中国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使全社会的杞人之心都为天下之责思虑,这样一来,那些高度国际化精英化的“专家”、“学者”也就没有了市场。一个伟大的民族能明白无误地向全世界展示自己不屈的勇气、决心和意志,这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力量,将产生怎样的战略威慑呢?
我们说,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屈服中华民族,美利坚霸权帝国正在进行最后的战略冒险。
中国英才网"文学专栏"投稿有邮箱:yingcaigov@163.com
投稿须知:
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本网站部分转载作品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精华传递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如有侵权,敬请作者持相关作品原创证明联系本网,我们将及时做删除处理。
中国英才网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网易号、一点资讯等媒体平台。所投稿件由中国英才网编辑部统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