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才网:据渭南日报(记者张莉娜)报道 8月中旬,记者听说远在北京的军旅书法家刘建武老师回家探亲了,便冒雨赶到华州区赤水镇水城村刘老师家里。一进门,浓浓墨香扑面而来,刘老师回家探亲仍不忘南方抗洪一线的战友们,饱含深情地挥毫创作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书法作品,送上一位老兵对前方将士的感佩之情。
认识刘老师已有十年时间,其间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2011年去北京采访“天南地北渭南人”时,他的谦和低调、平易近人、大家风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见面,给我们的感觉,更是低调务实不张扬、沉稳大气有张力。
刘老师不但是一位军旅书法家,还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他多年从事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编导工作,参与过《关中行》《中原行》《聚焦长江和沿海》等大型电视专题系列片的创作拍摄。
因为同是新闻工作者,与刘老师的话题自然而然谈到新闻。他说,新闻工作者要有钻劲、拼劲、韧劲,好的新闻作品是走出来的、苦出来的、熬出来的、拼出来的。新闻工作者要胸怀新闻理想,自我加压,锐意求索,眼中有洞察,手上有硬功,心里有群众,脚下有正道,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上乘之作。
《渭南日报》是刘老师每天必看的报纸。他说,他是带着一种亲情在看,带着学习的态度在看,带着感恩在看。他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胸怀大局、登高望远,编辑记者应站在部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既要立足一线、接足地气,又要提高站位、找准落点;部门领导亦应站在社领导的角度看问题,既要精准策划、科学统筹,又要把正导向、把好关口;社领导当站在地区全局乃至国际国内大局的高度看问题,既要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又要把握大势、规划长远。只要各个岗位都能心有大局、聚焦大局、服务大局,提高站位思谋问题,立足自我干好本职,就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就能更好地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前进。
在刘老师家里的厅堂,挂着一幅他的手写体“积善成德”。他说,这是他的家训,取自爷爷名字的“善”字和父亲名字的“积”字组成。刘老师还记得,他刚当兵时,父亲邮寄给他的信,内容很朴实,感情很温暖,多数是教导他好学上进、勤勉敬业。如今这些信纸已经变得发黄,他还完整地保存着。他告诉孩子,这字里行间,蕴含的就是家风传承。
家风文化是中华文明精华的重要组成,家风是一个家庭好几代人用忠诚、美德、信誉形成独特的家庭人员行为规范,是一个家庭基因传承的图腾,也是家庭巨大的精神财富。刘老师说,过去他的书法作品以宣传口号为主,现在很多书法作品都以家风为主,传承家训、宣传家训、书写家训已经成为他书法作品的重要内容。
在水城村的小广场上,耸立着一块双面刻字的石碑,一面铭刻“福蕴水城”,一面铭刻40个字的中国家风。刘老师说,这实际已成为村里乡亲们娱乐、休闲和交流的场所,当时书写中国家风就是为了让村里的年轻人、孩子看一看学一学。“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仁义礼智信的核心精髓永远不会变。时代不断发展,家训逐渐升华,需要运用巧立意、新方式、小细节来阐释和传承家训家风。”
书法是传统文化,人常说性格如字,字如其人。刘老师的字和他的人一样,有着关中人的性格,内敛而不张扬,厚重而不沉重,执着而不倔强。刘老师说,关中的文化滋养和温润了关中的书法,关中的书法蕴含和彰显着关中的文化。他一路走来,立足关中,源自陕西,面向中华,坚持以文养字,坚守正气大象。在书法创作中,他注重深刻领悟每一个汉字的哲学、每一段历史的底蕴、每一处文化的意境,结合时代呼唤、社会现实、人民期望,把南方的秀气和北方的大气融合起来,力求实现书法写得好、立得住、走得远。
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乡情是滋养刘老师书法作品的源头活水之一。刘老师说,唯一能回报的就是“蹑蹑地干活,嫑言传(陕西方言)”,多用书法作品回报社会。
为了表达对家乡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敬佩之情,今年3月,刘老师委托渭南日报社,将他精心创作的20多幅书法作品赠予渭南驰援武汉的医院及医护人员。他说,为医务工作者赠送作品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在书法、媒体、英雄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既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乡情的体现。在渭南政府广场、渭河大堤、学校的教室里都能看到刘老师的书法作品。
刘老师说,在外的游子都有回报家乡的满腔热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如何把这些游子联系沟通好、组织协调好、作用发挥好,这是一门课题。希望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为每一位服务家乡的人找一个聚焦点、着力点,以利于他们更好地为家乡做点事、尽份力。
创作无止境,学习无尽头,服务永远在路上。刘老师一直在笃定践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