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产品供给,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3月中旬以来,多个部门围绕促进消费稳步复苏密集部署。地方也展开积极行动,出台专项纾困扶持措施,发放大量消费券等。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项项任务已敲定,更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应需应景而生,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开年以来,每个销售员每天都能接待3-5组顾客,市场持续升温。”河北唐山一家宝马4s店的负责人说。她向记者介绍,尤其新能源车的关注度在攀升,正在从“配角”转为“新星”。“以前客户大多直奔燃油车型,新能源车基本是点缀。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考虑到燃油成本等问题,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车,而且电池续航和充电桩等设备也在逐步完善。”
新能源车的“买买买”带动大宗商品消费复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限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倍。
新型消费也在焕发勃勃生机。“下班路上下单,鱼、肉、菜跟人同步到家,不吃隔夜菜,还能几家平台比价。”作为上班族的王丽体会到了线上买菜的方便实惠。目前,线上消费占我国商品零售总额的近四分之一。今年前两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
积极发展线上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数字文化、智能体育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各部门的工作部署中,新型消费都成为关键词。
不容忽视的是,疫情冲击之下,部分行业的消费复苏之路面临严峻考验。
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服务业景气水平明显回落。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业务活动明显减少。
在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近期组织的实地走访调研中,一些餐饮企业表示,希望政府部门在房租减免、社保缴费基数降低、金融保险支持等方面出台更多纾困解难的政策;希望制定促进消费的指导意见,支持开展促消费品牌活动,加大对餐饮产业链、供应链平台支持,对餐饮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消费加大投入。
雪中送炭,春风化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瞄准痛点、精准发力——一项项具体纾困扶持措施掷地有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提出43项具体措施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企业恢复发展。财政部表示,加大普惠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特殊困难行业予以政策倾斜。人社部表示,将抓好降费率政策“直兑直达”、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缓缴社保费“靶向发力”。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确保支持服务业税费政策第一时间落地。
聚焦行业、分类施策——针对餐饮、零售、旅游等具体领域,各个部门频频部署。商务部提出,抓紧研究出台针对餐饮等行业支持政策的落实举措。文化和旅游部表示,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减税降费、稳岗返还、房租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在旅游业领域落地落实。
不少地方也积极应对。广东出台7条旅游业专项纾困扶持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方面,助力旅游业恢复发展。湖南出台36条措施助力餐饮旅游等行业渡难关,涉及减税降费、就业扶持、房租减免、金融支持、优化经营环境等。
不仅要破解影响消费稳步复苏的难点,还要不断激发更多消费新增长点。
3月30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强调,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工业品消费,壮大绿色消费、数字消费。此外,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等,满足消费新需求,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也被不少部门频频强调。
郑州全面启动绿色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每台最高补贴500元;深圳发放5亿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带动形成消费热点……地方也提早筹谋,密集开启促消费活动。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多深挖消费潜力的举措还在路上。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围绕推动消费持续恢复,一项项政府工作报告分工落实任务书已经敲定。
“我国消费市场韧性足的特点比较明显,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改善,以及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态势有望延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展望2022年,消费市场将涌现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和服务化的需求和供给,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将为消费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