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陆续发布暴雨预警,灾害性天气或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这使得农业保险发挥在农业生产中“减压阀”和“稳定器”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业内人士认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乡村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农业保险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升级共同推动下,农业保险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保持农险保费收入第一大国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要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在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范围。要加大专属保险产品供给,为脱贫人群、农村低收入人群、低保和特困人群编织安全保障网,并协助政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近年来,保险机构积极创新开发农业保险产品,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提供优质服务,发挥损失补偿功能。
中华保险党委副书记、总裁高兴华介绍,中华保险已开发报备农业保险产品条款共计2751个,覆盖农、林、牧、渔业共计200余个农产品品种。2021年,中华保险累计为1885万户农户提供了近4000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累计赔付91亿元。中华保险积极应对重大灾害,全力支持新疆冻灾、湖南病虫害、“烟花”台风等灾后恢复工作,全年农险重大灾害赔付14亿元。例如,为新疆地区棉花、果树冰冻灾害赔付了8.2亿元,受益农户近9万户次。
平安产险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12日,深圳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面对暴雨预警,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高度重视,制定农业防灾减灾手册和查勘理赔指引,第一时间发布灾情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面对此次暴雨天气,平安产险针对承保农业企业进行一对一风险预警,协助农业企业进行防灾减灾工作部署,同步启动“线上+线下”农险理赔服务模式,力争最快速度解决农业企业的理赔问题。
顺应国家数字乡村战略和智慧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保险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数据化、线上化和自主化水平。业内人士表示,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业保险精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利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保险服务。
此前,银保监会也发文鼓励保险机构探索利用互联网、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提高农业保险的数字化、智能化经营水平。
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弓告诉记者,气象对于农业有着重要影响。比如春天气候变化波动较大,时冷时热,如何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选择合适的作物栽培手段,非常关键。从数据角度出发,可以把从前的“看天吃饭”,通过新技术手段实现科学规划和耕种,以期得到更好产量。
据张弓介绍,2021年1月佳格天地发布的“农业金融风险监管平台”,基于“农业保险自然灾害监测和快速定损平台”升级,就是充分利用以卫星遥感为核心的多源数据,有效提升农业金融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高保险公司风险评估准确性,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用。
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来看,不同保险机构的农险科技研发与应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以人保、平安、太保为代表的大型保险公司持续增加对农险科技的资源投入,发挥资金、数据与技术优势,引领农险科技化转型。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区域性保险公司,农险业务量较小,对农险科技投入相对有限,难以有效覆盖农险科技的硬件设备成本与技术更新成本。
|